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

法報化三身

法身:頭腦想的;
報身:實質的皮肉之軀;
化身:行動本體;
這些都是道理,那麼現實到底是什麽?
懷讓經過八年才說,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」,也就是六祖說的「什麼物恁麼來」,有時簡稱為「什麼!」不要給佛學名詞騙了。

照見、照見,如實看(觀)現實。

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

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

(一)
1:“我今不是渠”
一般沒有學佛的人當然認為花是花(外境、客體),我是我(心、主體),但學佛後雖然知道心境不二,但是現實的生活中,境與自己畢竟完全不同的情況常常出現,只好承認還是“我今不是渠”。

2:“渠今正是我”;
學佛法後明知無我,但是常看到一件喜歡的物難免生起貪著的心想要得到,相反地假如遇到不喜歡的事物就想厭離,無意間忘了無我,自我的心又偷偷溜進了物件的客體,這叫做渠今正是我。

3;上述兩個情況,無論是誰,都免不了,是十分明白的現實。佛教我們老實審觀現實,不要一味玩弄自己的腦袋胡思亂想。“我今不是渠”,理想或抽象觀念若玩過了頭,輕視甚或忽略了外在的物質世界,結果還是突破不了外境物質的種種窒礙,寸步難行,而且假如沒有主體的你,所有一切客體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,同時也終究無法論定它們為何物。

4;“渠今正是我”則又全面投向於外物,懾服於物質的威力,失去做為一個人的意義與價值,深陷在唯物的深坑,無法自拔。

5;三祖信心銘的信心不二和維摩詰所說的不二法門的不二,表示不是二(渠今正是我),但是它又不直接說是“一”(我今不是渠),這是千古不變眼前的現實,兩種情況(可認為一同時也可以認為二),不可思議彼此互照,這就是現實。

6;佛的世界不是憑腦袋想像的理想世界,而是在現實的世界中,步步不離大宇宙原則秩序(我今不是渠,又是渠今正是我的不二真實,是佛說的無上菩提,也是六祖慧能說的不染汙),舉手投足生活在其中(不二真實)的一切“行動本身”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。這種不染汙的動容揚古路的“行動的實態本身”就是“佛的實體”。……佛(或悟或真源法性)不是擠破腦筋想出來的理想玩具,是“行的世界”中顯現出來的無量壽尊容。
結論:非日出而坐,日入而坐的坐禪人,無法信入此不二法門。

(二)
還是老態畢露,哆哆和和,真不放心,理說多了怕誤大家,現在我再簡單地說;
1:我今不是渠;我要過著有“人的尊嚴”的生活,人像個人。

2:渠今正是我;我不會忽視客觀的環境,努力做事賺錢,不僅自利同時要謀眾人的福利。


3:為能做到得心應手,處處得逢渠,不只讀經聽法,更重要的是每日早晚一小坐,成佛每日。





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空花

1:釋迦牟尼佛言,"亦如翳人見空中花,翳病若除,花於空滅" 懂這一句話的人從來幾乎沒有。請問各位,道元禪師為什麼這樣說?

2:請參考下一句:凡愚之輩以為翳眼者即是眾生之顛倒眼,以病眼既然是顛倒,故於淨虛空見聞空花。

3:以為空花一旦除滅,不可更有空花者,小乘之見也。

瞭解上述道元之說法是否比較容易讀懂"空花”這一篇?

請問,一翳在眼,空花亂墜,歸宗要你到底怎麽樣去保任我就是佛?

再提醒一次,凡愚之輩以為翳眼者即是眾生之顛倒眼。假如你不是凡愚還想要治療翳眼嗎?請注意佛講的翳眼不是眼科醫生講的眼睛生了翳

當你意識到"我的眼睛可能錯誤,會看到實際上沒有的東西時你的眼翳就消滅而能如實地見。這不要在理上去瞭解。

我覺得有很多講經說法只在思考上瞭解佛法排斥道元的朋友們,如果能夠好好審細讀一讀正法眼藏的空花這一篇文章,或許會有驚醒的可能,可惜我細讀了有些譯文,覺得不可以怪讀者誤解道元所傳正法,譬如譯文說:空花不見時何有空花耶?只知空花當為所捨,則不知空花之後之大事,不知空花之種熟而脫落。
請問各位,“何有空花也”是什麼意思?其實是說“那麽還有世間嗎!”。假如對於"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”,這一句有深刻的體悟,那麽你自然會知道,道元在空花這一篇,仔細地給我們解說佛法最深刻奧妙的哲學的基本理論。
我相信連日本的眼藏家也有很多不清楚的解說,難怪我們外國的讀者。我希望有機會好好給各位說明。


現在各位不是在“一翳在眼,空花亂墜”嗎?歸宗教你這樣保任你本身就是佛。你還會說空花亂墜是錯是病,要趕快來修行治療?此即傳統佛法(自以為傳統,達摩祖師為糾正此錯誤而來)的誤傳,但是更重要的是,不要陷入自然外道,又自以為本來就是佛,何必修行守戒!慎之慎之。




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
正傳正法眼藏,開眼涅槃妙心,更無別傳,無別宗。

排除萬難,續佛慧命,試介紹道元禪師幾句話;
1:無際大師者(石頭希遷),青原高祖之一(法)子也。佛道祖席之英雄者,唯石頭庵無際大師者也。

2:高祖悟本大師嗣法於雲巖。雲巖者,藥山大師之正嫡也。藥山者,石頭大師之正嫡也。石頭大師者,青原高祖之一子也;無人與其齊肩,道業獨正傳。佛道之正命尚流傳於東地者,乃依石頭大師不漏而令其正傳之力也。

3:曹溪古佛因以現般涅槃,於其化導人天之末席,石頭近前請所依之師。古佛因示曰:“尋思(青原行思)去”,未示曰:“尋讓(懷讓)去”。是故,古佛之正法眼藏者,獨青原高祖正傳也。祖宗之為正嗣者,明矣。洞山大師當為青原四世之嫡嗣,正傳正法眼藏,開眼涅槃妙心;此外,更無別傳,無別宗。

4:先師(如淨禪師)曰:“而今諸方登獅子座者多,為人天之師者眾,然知得佛法道理者,渾無一個”

5:無際大師上堂示大眾言:“吾之法門,先佛傳受,不論禪定、精進,唯達佛之知見。”

柏老曰:有多少人不知石頭大師此處所說“禪定”之意,藉口主張不一定必須打坐,掩蓋私下的偷懶,實可憐湣。實際上,無際大師意指不可圖“有所得、有所求”的坐禪。所謂達佛之知見,是因由日常的只管打坐能做到“得一法達一法,遇一行修一行”的不離宇宙大原則的平常心,千萬不要拿這一句話,玩弄詭辯,自圓其說。

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

身心脫落--只管打坐不是待悟禪

只管打坐不是待悟禪
不是說坐在那邊等著開悟,坐坐坐這樣坐了三十年,有一天忽然「喔」的一聲開悟了,不是這樣的,坐的當下就是悟。

趙州禪師,他不是曹洞宗的喔,他的法脈屬於臨濟宗那邊的,他怎麼說?

他說:「吾在南方三十年,專務坐禪。汝等諸人若欲得此一大事,當究理坐禪看。三年三十年,謂不得道者,把老僧頭取作杓筧小便。」

「汝等諸人若欲得此一大事」,一大事是什麼?你們不要看到一大事就以為一大事指的是有個悟境,坐在那邊三十年,等到最後悟境現前,非也,不是這樣的。

一大事是什麼?做人像個人的樣子,走的時候也不後悔,就算你得到全世界的名利,你走的時候會滿足嗎?不會滿足的啦!一定會心虛的啦。

「當究理坐禪看」,不是隨便坐、枯坐。正身端坐,不求悟、不求什麼,不是為了打坐而打坐,也不是打坐時「我正在只管打坐」,這個都不可以,不可以都不可以,這樣打坐叫身心脫落。


身心脫落,身跟心,身的意識脫落掉、心的意識脫落掉。心的意識是,你在打坐的時候(老師講到此處時,做端身正坐的樣子),自己意識到「我有心」的那個意識沒有了;

身的意識就是,我手擺這邊很清楚,手是這樣放呀、腳是這樣盤呀,這邊痛那邊痛...有身體的意識,通通脫落掉才叫只管打坐。

身的意識消失了、心的意識也消失了,但是呢,「虛明自照」,那不是心的意識,那是意識升起之前、父母未生之前,那個是什麼?


這樣子究理坐禪看,這樣正身端坐三年、五年、三十年看看,「謂不得道者,把老僧頭取作杓筧小便。」如果你沒有得道的話,把我的頭拿去當便壺。


就坐坐看,不要講道理,不要說我相信了才坐,那不會坐的,道理講通了才坐,那是假的,就是直接上坐。


那些坐過來的祖師爺們也都是這樣講,不要講道理,就是坐。不過要三年、三十年喔,不要說你坐了一個星期,沒有效果。你要效果,一開始就錯了。

三年、三十年,趙州說你要是不得道,把他的頭拿去當便壺,你看,多大的發誓呀!趙州是曹洞宗的嗎?不是呀!

道元說:如此大的發誓,「誠哉,坐禪辦道,佛法的直路也」

開悟的人只不過是發現,根本不是向外求來的,本來就是了,自己不知道而已,你要冠個名詞把這個做"悟"也可以。

所以究理坐禪看,三年、三十年,如果不得道,你也把洪文亮的頭拿去大便。

~摘自 20140712講課






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只管打坐本身就是"悟",當下就跳出三界

只管打坐本身就是"悟",當下就跳出三界,這是道元禪師從如淨禪師那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。
正身端坐時,當下就跳出慾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是三界外的事。
打坐本身就是悟了,在悟裡面還想找一個叫悟的東西的話,有一天一定會出毛病。
因為你不知道打坐的當下已經是跳出慾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了。
慾界就是理想、想像、概念、想要,頭腦裡一直想要的境界,達不到就苦惱,所以就拚命想要達到,這是慾界。
色界呢?看到的、聽到的、觸到的,五根讓你覺受到的,感覺舒服就掉進裡面爬不出來,你不懂得不執著的享受,被五根套住了,這是色界。
無色界呢?你在行動的時候,像是很多勞工辛苦的在太陽下,一直很專注在工作,你埋頭很專注一件事時,不屬於慾界、也不屬於色界,行動的世界,這是無色界。
這樣子分析,是不是還是個概念上的道理而已?佛要我們做到的是超越這三種境界、現實的、實際的生活,所以為什麼說只管打坐是超越三界的事、是悟本身.....

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

每日勤修坐禪,你想犯戒都不容易犯得出來

部派佛教盛行時,僧侶有二百五十,尼僧約有三百五十等繁細戒律,記都記不住,最後幾乎流於有名無實,所以後來大乘佛法應運而起,將瑣細的戒律歸納為十六大乘菩薩戒:1三歸戒2三聚淨戒……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饒益眾生戒3十重禁戒。
“上來,三歸、三聚淨戒、十重禁戒是諸佛之所受持,汝從今身至佛身,此十六支戒如是持”(道元語)。


為什麼要強調只管打坐是佛道正門,因為它是所有大小戒律的戒體,一切戒法由此流出。只要你每日勤修坐禪,你想犯戒都不容易犯得出來,這才是守戒的本來面目。戒條的明細只不過讓你有一面鏡子照出你清淨無染的面孔而已,不要又在那邊頭尾對照發神經。打坐即頭正尾正,鬼都不敢碰,如此只管打坐去。

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

既然不二為何要分說心與物

學生:「
一直有一個問題忘了問,打坐時才會想到,下坐就忘了。

老師之前曾提過一個問題

夫佛祖家裡本無心性、佛性、識性底道理也。
只依風火(物質)因緣和合而有動轉施為。
而愚人認動轉施為以為識神者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請問;會不會又偏向唯物論?你的解讀呢?

這個我仍有疑惑
如果有人說這樣是唯物,我還真不知道要要如何回應。」

我發問前應該先說「老師好」的,一時太急了,對不起

洪師:「 
心物是二或是心物不二,既然不二為何要分說心與物?
老是喜歡玩頭腦去找佛法,不如返顧自己。
有無尊師重道,三歸依戒,三聚淨戒,十重禁戒守得如何,這才是修行的開始。為什麼要守大乘菩薩戒,現代修法者少有人注意。
先問老師好,這不是問題,主要是心態,假如你深信老師所說的法不疑,心中真有敬意,那管你有無先說老師好,都沒有關係,因為你“尊法”所以敬師,我嗅得出來。

玩一下腦袋子;依風火因緣動轉施為既然誤認為識神,那我請問你,還另外有一識神嗎?假如沒有,則儘十方界一切都是風火(物質),你還須要去分別說是風火還是識神?連說風火都是畫蛇添足。






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

一念萬年

當下一念(一瞬間)過去,它再也不回頭,所以這一念是永遠。
我們只活在這一瞬間(不能活在過去,也不能活在未來),這是誰都無法逃避的現實。
能不加自己的習氣、偏見,如實看淨裸裸露堂堂的目前實相,最佳的快捷方式是只管打坐,若能不斷努力坐去,過去很久以來的垢習自然脫落,每日過著愉快的生活,不虛度此生。
所以說佛教是實踐的教導,不是教你整天捧著經典彼此爭論,也不是教你跪在教主下祈求個己虛幻的幸福,它只教你如何看清自己,看清客觀現實,自燈明法燈明,步步不迷失,做一個像個人的人,愉快地過日子。

一念萬年,它不是概念,只是念、只是現實(真實,非思量)本身,只得這樣道取。

不屬於過去,不屬於未來,這樣巧妙地點出現在,還不是屬於一個概念?因為時間本來就是概念。(徹底了,是不是明白生死也是時間的妄念?自然知道什麼是解脫生死這玩意兒)

很多人以為前後際斷,三際托空是一佛理,拚命想去解釋它,其實很簡單,只要你盤腿、手結印、腰背挺直兀兀地坐,當下就是前後際斷、三際托空!還要講道理,擠眉弄眼?

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

光陰莫虚度

可知當年達摩西來多艱難,我們更要珍惜他冒險犯難帶來面壁坐禪的佛道正門,不可虛度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