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正法眼藏第十二:八大人覺




    諸佛是大人也。大人之所覺知,所以稱八大人覺也。覺知此法,為涅磐因。我本師釋迦牟尼佛,人涅磐夜,最後之所說也。
    一者少欲。於彼為得五欲法中,不廣追求,名為少欲。 佛言:「汝等比丘,當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。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。直爾少欲尚應修習,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!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以求人意,亦復不為諸根所牽。行少欲者,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,觸事有餘,常無不足。有少餘者,則有涅磐,是名少欲。」
  二者知足。已得法中,受取以限,稱日知足。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穩之處。知足之人,雖臥地上,猶為安樂。不知足者,雖處天堂,亦不稱意。不知足者,雖富而貧。知足之人,雖貧而富。不知足者,常為五欲所牽,為知足者之所憐憫,是名知足。」
    三者樂寂靜。離諸憒鬧,獨處空閑,名樂寂靜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欲求寂靜為安樂,當離愧鬧,獨處閑居。靜處之人,帝釋諸天,所共敬重。是故,當捨己眾他眾,空閑獨處。思滅苦本。若樂眾者,則受眾惱。譬喻大樹,眾鳥集之,則有枯折之患。世間縛著沒於眾苦,辟如老象溺泥,不能自出,是名遠離。」
    四者勤精進。於諸善法,勤修無間,故云精進。精而不雜,進而不退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。是故,汝等當勤精進。譬如小水常流,則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數數懈廢,譬如贊火未熟而息;雖欲得火,火難可得。是名精進。」
    五者不忘念。亦名守正念。守法不失,名為不忘念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求善知識,求善護助,無如不忘念。若有不忘念者,諸煩惱賊則不能人。是故,汝等常當攝念在心。若失念者,則失諸功德。若念力堅強,雖入五欲賊中,不為所害。譬如著鎧人陣,則無所畏,是名不忘念。」
    六者修禪定。住法不亂,名曰禪定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若攝心者,心則在定。心在定故,能知世間生滅法相。是故,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。若得定者,心則不散。譬如惜水之家,善治堤塘。行者亦爾,為智慧水故,善修禪定,令不漏失,是名為定。」
  七者修智慧。起聞思修證為智慧。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若有智慧,則無貪著。常自省察,不令有失。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。若不爾者,既非道人,又非白衣,無所名也。實智慧者,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,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,一切病者之良藥也,伐煩惱樹之利斧也。是故,汝等當以聞思修慧,而自增益。若人有智慧之照,雖是肉眼,而是明眼人也,是為智慧。」
    八者不戲論。證離分別,名不戲論。究盡實相,乃不戲論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若種種戲論,其心則亂。雖復出家,猶未得脫。是故比丘,當急捨離亂心戲論。汝等若欲得寂滅樂者,唯當善滅戲論之患,是名不戲論。」
    此是八大人覺也。一一各具八,則當有六十四也。若更廣之,則當無量;略之,則是六十四也。    大師釋尊,最後之說,大乘之所教誨也。二月十五日夜半極唱,自此之後,更不說法,遂般涅檠。    佛言:「汝等比丘,常當一心勤求出道。一切世間動不動法,皆是敗壞不安之相。汝等且止,勿得復語。時將欲過,我欲滅度。是我最後之所教誨。」
    是故,如來之弟子,必習學此!不修習之,不知者,則非佛弟子。此是如來之正法眼藏涅磐妙心也。然則,而今不知者多,見聞者少,依魔嬌而不知也。又宿殖善根少者,則不聞不見。昔正法、像法間,佛弟子皆知之,修習參學。而今一千比丘中,無一兩人能知此八大人覺者。可憐澆季之陵夷,無物可喻!如來之正法,而今流佈大千(世界),白法尚未滅時,當速習學,切莫緩怠!
  逢遇佛法,於無量劫中亦難。得人身者,亦復難。雖得人身,然三洲人身好,南洲人身勝,以見佛聞法、出家得道故。先於如來之般涅磐而入涅磐,先死之人,則不聞、不習此八大人覺也。今我等見聞之、習學之必至無上菩提;為眾生而說之,則齊於釋迦牟尼佛而不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