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

大乘入道頓悟法 ~百丈禪師


問:如何是大乘入道頓悟法?


師答曰:汝先歇諸緣,休息萬事。善與不善,世間一切諸法,並皆放卻,莫記憶,莫緣念,放捨身心,令其自在。心如木石,口無所辯,心無所行,心地若空,慧日自現,猶如雲開日出相似。俱歇一切攀緣,貪嗔愛取,垢淨情盡。對五欲八風,不被見聞覺知所縛,不被諸境惑,自然具足神通妙用,是解脫人。對一切境,心無靜亂,不攝不散,透一切聲色,無有滯礙,名為道人。但不被一切善惡垢淨,有為世間福智拘繫,即名為佛慧。是非好醜,是理非理,諸知見總盡,不被繫縛,處處自在,名為初發心菩薩,便登佛地。一切諸法,本不自言,空不自言,色亦不言。是非垢淨,亦無心繫縛人,但人自虛妄計著,作若干種解,起若干種知見。若垢淨心盡,不住繫縛,不住解脫,無一切有為無為解。平等心量,處於生死,其心自在。畢竟不與虛幻塵勞,蘊界生死諸入和合,迥然無寄,一切不拘,去留無礙,往來生死,如門開合相似。若遇種種苦樂,不稱意事,心無退屈,不念名聞衣食,不貪一切功德利益,不與世法之所滯。心雖親愛苦樂,不幹於懷。粗食接命,補衣寒暑,兀兀如愚如聾相似,稍有相親分。於生死中,廣學知解,求福求智,於理無益,卻被知解境風漂卻,歸生死海裏。佛是無求人,求之則乖。理是無求理,求之則失。若取於無求,復同於有求。此法無實亦無虛,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,不為陰界五欲八風之所漂溺,則生死因斷,去住自由,不為一切有為因果所縛。他時還與無縛身同利物,以無縛心應一切,以無縛慧解一切縛,亦能應病與藥。
  


問:如今受戒,身口清淨,已具諸善,得解脫不?


師答曰:小分解脫,未得心解脫,未得一切解脫。問:如何是心解脫?師答曰:不求佛,不求知解。垢淨情盡,亦不守此無求為是,亦不住盡處,亦不畏地獄縛,不愛天堂樂。一切法不拘,始名為解脫無礙。即身心及一切,皆名解脫。汝莫言,有小分戒,善將為便了。有恆沙無漏戒定慧門,都未涉一毫在。努力猛作早與,莫待耳聾眼暗,頭白面皮皺,老苦及身,眼中流淚,心中慞惶,未有去處。到與摩時,整理腳手不得,縱有福智多聞,都不相救。為心眼未開,唯緣念諸境,不知返照。復不見道:一生所有惡業,悉現於前。或忻或怖,六道五蘊現前,盡見嚴好。舍宅舟船車輦,光明現赫。為縱自心貪愛,所見悉變為好境,隨所見重處受生,都無自由分。龍畜良賤,亦總未定。
  


問:如何得自由?


師答曰:如今對五欲八風,情無取捨。垢淨俱亡,如日月在空,不緣而照。心如木石,亦如香象截流而過,更無疑滯。此人天堂地獄不能攝也。又云:讀經看教語言,皆須宛轉歸就自己。但是一切言教,只明如今鑒覺性,自己但不被一切有無諸境轉,是故導師,能照破一切有無境。法是金剛,即有自由獨立分。若不能恁麼得,縱今誦得《十二圍陀經》,只成增上慢,卻是謗佛,不是修行。讀經看教,若准世間是好善事,若向理明人邊數,此是壅塞人。十地之人不脫去,流入生死河。但不用求覓知解語義句,知解屬貪,貪變成病,只如今俱離一切有無諸法,透過三句外,自然與佛無差。既自是佛,何慮佛不解語?只恐不是佛,被有無諸法轉,不得自由。是以理未立先,有福智載去,如賤使貴,不如於理先立,後有福智,臨時作得,捉土為金,變海水為酥酪,破須彌山為微塵,於一義作無量義,於無量義作一義。